village(village的复数)
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牛顿
引言:
最近在现实中经历的一件事,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动画短片《村庄》,当天就下定决心要写这个短片的深度影评,却在情绪沉淀几天之后才决定动笔,毕竟,平稳的心绪和客观的视角才具备普遍参考价值。
这是一部1993年的英国动画,片长只有14分钟,完全没有对白。导演是成功执导《小猪佩奇》的马克·贝克,在这部严肃之作中也显示了他对人性的深度认知以及对欧洲古典文化的传承。
欧洲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对于艺术本身有着独特的坚持。相较于好莱坞电影的“浅薄商业”,欧洲作品在众多影评人眼中都是“格调内涵”的象征。
“欧洲的艺术动画家们试图挖掘动画深层的艺术性和文化性,以各种手段实现动画艺术与现实的间离效果,使动画作品成为人类生活的哲理寓言。”
《村庄》没有任何夸张炫技的成分和吸引眼球的视觉效果,但每一幅画面都透出一种压抑悲凉的味道,看起来荒诞不经的短片,主题却是深远和沉重的,这种反差更是成为了这部英国短片的经典之处。
所有人物没有一句对白,只是用各自的行为诠释了人性的阴暗,促成了事件的结果。这一点让我想起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悲剧理论:“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仿人,而在于摹仿人的行动。”
悲剧摹仿人的严肃、重大的活动,通过描写事情的发展变化激发怜悯而恐惧的情感,从而达到净化灵魂的目的,这就是悲剧所产生的效果。
《村庄》无疑是一部荒诞寓言式人性悲剧,描摹了身处道德墓园的集体无意识。本文将从人性透视和现实隐喻两个角度,赏析这部奥斯卡提名动画短片的艺术魅力。
一、人性透视:人物塑造融合“七宗罪”,引申出奥古斯丁的“原罪”理论;英国特色的环球剧场样建筑,隐喻 “福柯监狱”;人性阴暗面迸发交织
1、人物塑造融合西方宗教色彩,“七宗罪”背后是奥古斯丁“原罪”理论
这部英国短片的人物塑造技巧融合了很多西方宗教色彩,最明显的就是天主教“七宗罪”:傲慢、嫉妒、愤怒、懒惰、悭吝、淫欲和饕餮。大多数人能看懂这一点,但却并未深刻讨论,仅是浮于表面。(本文之前未有一人指出电影中的原罪概念)
因为家中信教的缘故,儿时常陪祖母去教堂祷告,印象深刻的《小悔罪经》第三句,信徒自称“我等罪人”,是什么意思?这就引出了《圣经》中的“原罪”理论。
“原罪”一词是基督教/天主教教义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圣经》中讲:人有两种罪——原罪与本罪,原罪是始祖(亚当夏娃)犯罪所遗留的罪性与恶根,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
在西方宗教看来,每个人都会有原罪以及罪行,就算是圣人也不可避免。原罪存在于内心的隐秘之处,我们都存在某种罪恶的倾向,当这种倾向、内在力量受到外力的驱使,便会显露出罪行。
奥古斯丁原罪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参与塑造西方的人性论。不要再说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也别说法家的“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东西方的两种认知体系,根本南辕北辙好嘛?
西方文化的人性观,既非主性善,亦非主性恶,而是说由天赋的善,通过理性和意志的抉择而变恶。这个恶,不是天赋的恶,而是人的罪,必须由人负责。而复原善,不在人力之内,只能信靠创世主在基督之内的救赎。
也就是说,人性中的善,并不可靠。人必须努力,但人的努力没有必然的确定性。
在此种观念结构的背景中,西方没有产生浪漫的性善伦理和内圣外王之类的政治哲学。反之,种种防范人性、限制权力的学说和制度应运而生。
西方的伦理学说,也大抵强调人格的张力而非内在的和谐,这和西方文化性格颇为相关。
在某种意义上,似乎可以说西方文化是一种张力、不安、求索的文化,一种权利、个人主义的文化,一种理性化而又超越理性的文化,一种进取、扩张而又内省、悔罪的文化。
承认和知道你的恶,然后允许你悔过(宗教中的告解圣事),所以西方推崇马基雅维利主义:“不论谁想建立一个国家,并给它定法则,他就应该先假定人都是凶恶的。”因为人性的善不可靠,所以“假定”人性凶恶,这就是“原罪”。
2、英国本土特色的环球剧场样建筑,可以解读为典型的“福柯监狱”,人性阴暗面在此发酵
《村庄》是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动画短片,必然有其过人之处。而此类非主流形式的动画短片历久弥新(27年前的片子,毫不过时),短小精悍,构思独特,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和鲜活的状态。
短片继承了欧洲先锋电影和艺术电影的“贵族血统”,追求艺术创新,强调思想独立,表现自我。不看介绍,真的很难想象导演的代表作竟然是《小猪佩奇》。
电影开篇聚焦蚂蚁搬食物的镜头,象征着为了生存奔波劳碌、蝇营狗苟的乌合之众(蚁民)。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个诡异村庄的远景,种树人辛勤劳作,成为村庄中唯一产生价值的异类;本该和睦友善的邻里关系被充满窥私欲的面面相觑所取代。
这个村庄中颇具英国本土特色的环球剧场样建筑,也可以被解读为典型的“福柯监狱”。
这种圆形结构的监狱概念是如何萌发的呢?在福柯之前还有英国哲学家边沁的理论奠基。
西方近代监狱在其产生初期非人道、残酷的状况,引起了启蒙思想家们的非议,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边沁的圆形监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出来的。
英国哲学家边沁于1785年首次倡导的圆形监狱,即全景式(敞视式)监狱,其基本结构是:监狱的四周是一个环行建筑,监狱中心是一座眺望塔。
眺望塔的塔墙上安有一圈对着环行建筑的大窗户,环行建筑则被分成许多小囚室,每个囚室都贯穿建筑物的横切面。每个囚室都有两个窗户,一个对着中心眺望塔,与狱墙上的窗户相对;另一个对着外面,能使光亮从囚室的一端照到另一端。
在圆形监狱的环行边缘,被监视者是彻底地被观看的,但他不能观看到监视者;同理,在中心眺望塔,监视者能观看一切,但是不会被观看到。罪犯因此而惶惶不可终日,不敢造次。这样的监狱结构,既可以起到有效的监视作用,也能够让监视人完全处于隐蔽而安全的境地。
通过观看影片,我们可以得知,这个“村庄”的房屋设计结构就是典型的“监狱”。这样的结构让即使较为迟钝的观众,也能感受到电影画面中传达出的压抑感。
后来法国哲学家福柯把这个概念引申,他认为圆形监狱首先是一所皇家动物园。
人类处于神与禽兽之间,时而倾向一类,时而倾向另一类;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大部分人保持中庸。——普罗提诺
人的野性无异于橡树林中的各种野兽。——本·琼森
看看西方理论中对人性的解读,我们就完全能理解福柯觉得监狱是“皇家动物园”了。
福柯也认为监狱是权力实施的工具,而边沁所设计的圆形监狱正是他所阐释的规训机制的微缩模型。圆形监狱按照空间隔离与封闭、不间断的监督与检查、以及对犯人区别登记等原则,实现了对个体的全面监视和类别区划的目的。
这就让福柯想起了勒沃所设计的与众不同的凡尔赛动物园。(很多观众觉得这个英国短片莫名带点法式风情,福柯就是法国人啊!)
福柯之所以把圆形监狱与皇家动物园联系起来,原因就在于它将监视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了。当然,这个“动物园”里圈养的不是什么飞禽猛兽等动物,而是人。纪律和规则的实施必须有一种借助监视而实行强制的机制和场所。
在福柯看来,圆形监狱的设计结构及理念不仅适用于监狱,而且可以推广到其他领域。边沁设计的“全景敞视监狱”,重在监视,而不在惩罚。福柯因此而视之为现代约束技术的典型,它体现了权力与知识的结合。
圆形监狱更是权力实验室。对于启蒙时代的刑法学家们来说,监禁并非是最主要、最普遍适用的刑罚方法。
他们希望通过各种刑罚的高透明度的实施,向整个社会不断传递这样的讯息:犯法者必定会受到其罪有应得的惩罚,以达成威慑效果。而圆形监狱的设计恰好可以实现这样的目的。
但是这个电影中的小村庄,却并未如福柯所愿,成为一个“权力与知识”结合的改造之地,而是彻底沦为人性阴暗面的发酵之所。
因为这种“福柯监狱”中普遍的相互监视,在封闭环境中的群众自治,直接用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准则替换掉法律,滋生出更恐怖的恶,正义反而被驱逐和尘封。不得不说,甚是讽刺!(也让我心有余悸,因为此前经历的乌龙事件中,也有这种现象)
在这个藏污纳垢的小村庄里,每个人都身处险恶的围城而不自知,村民们各怀鬼胎,都有自己见不得光的小秘密,却又无比渴望窥视别人的秘密。这一内涵从电影开头,每个村民都在二楼鬼祟探头、面面相觑的镜头中一览无余。
出来扫地的灰衣胖大婶并不是勤劳的象征,而是为了偷点果子吃;庄严肃穆的黑衣神父在众目睽睽下走进教堂,原来是为了偷偷喝酒,出来后还不忘向地牢中的犯人啐一口唾沫;失去自由的犯人忍辱负重却在暗中挖洞计划逃跑。
守财奴老头只有翻出床底下的金子才会喜笑颜开;白衣的凶悍暴徒暗中觊觎老头的钱财,筹划谋财害命;绿衣刻薄老太无所事事,就喜欢窥视别人生活,做卫道士;暴徒的妻子黄衣女和眼镜种树男才是真爱。
这些抽象夸张的人物形象,把西方宗教概念中的“七宗罪”,佛教的“五毒”,普世人性的阴暗面全部浓缩涵盖进去了。肆意发酵的人性阴暗面彻底把整个村庄异化为“人间地狱”。
二、现实隐喻:动画版《狗镇》,荒诞又真实的社会寓言,恐怖的集体无意识;道德墓园中个人自由和隐私被无情吞噬
1、 集体无意识造就了比猛兽出没更阴森的恐怖村庄
《村庄》这部画风简约的动画之所以可以提名奥斯卡最佳,与它背后的意识形态关系密切。在这简单凝练的14分钟故事里,导演把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诠释得淋漓尽致。
一言以蔽之,集体无意识本质上是由社会遗传所决定的群体人格。
荣格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概念。当时弗洛伊德提出“个人无意识”(潜意识),荣格就提出了“集体无意识”(集体潜意识)。注意:这里的“无”可不是“没有”的意思。
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始的,包括本能和原型。它只是一种可能,以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之中,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
而这个原本倾向中性的分析心理学概念,却在电影和日常生活中逐渐趋于负面。“集体无意识”这个词已经开始隐含着对集体行为的某种批判。
就像平时温文尔雅、礼貌有加见人就鞠躬的日本人,在侵华战争时期变成了杀人恶魔,犯下诸如“南京大屠杀”的滔天罪行;受过良好教育的德国人在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鼓吹下成为屠杀犹太人的无情纳粹……
1967年,德国小镇的一位中学历史老师罗恩,为了解答学生“独裁统治在当代社会还有没有可能发生?”的问题,用四天的时间速成了一个“纳粹班”。
这位老师和他们班上的学生们开始了一个模拟独裁政治的实验,他给这个班级组织取名“浪潮”,引导学生们设立统一的口号、一致的打招呼方式,穿同款的服装。
短短三天之后,这个班级的学生都对自己的组织确立了高度认同,他们团结、亢奋而激进,所有持反对意见的同学被视为异类。
在同其他班级的一次群体斗殴中,历史老师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于是把全班学生召集到礼堂中,紧急宣布实验结束,组织解散。
老师叫停,悲剧却还是没能规避,一名狂热的学生因“信仰”幻灭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
而这样的现象在《村庄》中也有所体现,村民们聚在一起最亢奋的时刻是什么时候?第一,被绿衣老太婆唆使追赶捉拿种树人;第二,欢天喜地制造绞刑架,准备处刑。
电影中的村民在绿衣老太的错误指认下,把自身的傲慢和偏见拿来审判,把无辜的善人当成罪犯惩罚,他们不需要真相,只是借由一场暴行来宣泄内心压抑的恶念。
想起了豆瓣评分9.4,“颜艺”出众的堺雅人参演的经典日剧《胜者即是正义》经典台词:
“开什么玩笑?真正的恶魔,正是无限膨胀的民意,是坚信自己是善人,对落入阴沟的肮脏野狗进行群殴的‘善良的’市民。”
“所有人都愚蠢、丑陋、卑鄙。为了自己的名誉不顾他人,一味攻击,爱慕虚荣;任性、自我、狡猾、肮脏、丑陋、底层的渣滓,这才是我们人类。”
悲哀的不是你在作恶,悲哀的是你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在作恶,反而把它当成理所当然的正义。
平时一盘散沙、互相攻击的“乌合之众”,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时马上变得空前团结。刻薄的绿衣老太脸上露出了罕见的微笑;凶悍的暴徒给灰衣胖大婶递苹果;背地酗酒的神父在人前和村民愉快碰杯……明明是一场绞刑,整个村子却洋溢着过节的欢乐气氛。
种树人在黄衣女的帮助下成功逃脱,村民无法看到想象中的处刑,焦点话题消失了,每个人都很失望,气氛再次归于死寂,默默期盼下一个新话题的诞生,让他们可以再次火上浇油、颠倒黑白。
想到了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在小说《不然你搬去火星啊》中的经典句子:
“虽说意见不一,但一般市民确实都很期待处刑,药师寺警视长再次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即便是皱着眉表示这么做太残酷了的理智派,一旦目睹处刑现场也难掩兴奋之情。胆小的女子可能会因为‘看到了可怕的事物’而晚上做噩梦,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应该也无法隐藏‘想再看’的心情。”
恐怖的村庄,集体无意识就像食人蚁一般,吞噬人的躯体,只余白骨,杀人只在一瞬间。他们在阴暗的地狱中持续堕落,带着完整的罪孽进入教堂唱赞美诗,再带着完整的罪孽出来。
深陷泥淖却依然放不下窥视、揣度他人的私心。这个封闭的世界完全没有自由和希望的影子,所有的灵魂和躯体全部囚禁在监牢一般的罪恶和私欲当中。
这就是一部动画版的《狗镇》,荒诞又真实的社会寓言,恐怖的集体无意识,用艺术的方式展现最深刻的人性。
2、 黑暗凶烈的道德墓园中个人隐私被无情吞噬
电影中阴森的村庄本质上就是一个丧失隐私,黑暗凶烈的道德墓园。我们通过“福柯监狱”式建筑构造可以推断出导演用道德替代法律,滋生更为纯粹极致的恶。
那么这种各自为政、标准繁杂的“个人道德”和完全透明的敞开式全景结构,也必然让整个村庄彻底沦落为“监狱”和“墓园”。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代社会就是一个“监狱群岛”。
这种圆形监狱建筑理念确保了权力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时时都有监督,处处都是“监狱”。社会的监狱结构确保了对人的真正拘留和永久监视。
曾经造成皮肉之苦的体罚被在心灵、精神和意志上造成深刻影响的惩罚取而代之。多像身处互联网时代被手机时刻定位,被APP窃取隐私,绘制行动轨迹和画像的我们?
每次有类似的丑闻爆出,大众总会愤怒抗议,那么隐私对人类而言,到底有多重要呢?
先明确个人隐私和隐私权的基本定义:
个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一定范围以外的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且这一秘密与其他人及社会利益无关。判断信息是否属于个人隐私核心就在于,公民本人是否愿意他人知晓,以及该信息是否与他人及社会利益相关。如个人日记,身体缺陷等。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他人及社会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
一言以蔽之:隐私是人类独立人格养成,自由意志觉醒的前提,也是安全感需求的一种表现方式。
先说独立人格养成和自由意志觉醒:
刚出生的婴儿没有隐私意识,因为人类的幼年时期是被父母养育和控制的,全身心依附于自己父母,没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
但当孩子渐渐长大,独立人格开始养成的时候,他们对隐私的需求也会随之而来。当个人隐私开始存在,也宣告着孩子可以主动掌控自己生活,不再受父母控制。
再说隐私的存在是安全感需求的一种表现方式:
对于自然界的动物,身体的柔软部位,藏身的洞穴都是它们的隐私,甚至关乎他们的生死存亡,在人类世界,除了生存的安全需求,隐私更多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和安全感。
个人隐私记录着每个人的详细信息、人生体验和内心隐秘,掌握了这些就等于掌握了一个人的行为密码和软肋。当极为私密的隐私信息泄露的时候,大多数人会觉得羞耻、恐惧又愤怒,产生被支配和威胁的感觉。
尊重隐私是所有良好关系的前提,所以隐私对人类而言至关重要。
而这个电影中的村庄,无论是建筑结构还是集体无意识的特征,都毫无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和尊重。绿衣刻薄老太窥私欲爆棚,过度沉迷别人的世界,颠倒黑白,偏见杀人。
个人隐私被无情吞噬,没有了私人空间,也就无力分辨善与恶。民主下的专制,滋生令人窒息的恐怖气氛。片尾种树人和黄衣女的逃离也算是绝望的黑暗中唯一的光亮。
3、爱才是逃离地狱的唯一希望
《哥林多前书》对爱的定义(宗教中蕴含的智慧):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幽默隽永、简约细腻的英式短片风格背后是对人性罪恶的辛辣讽刺。村庄中的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将自私虚伪的灵魂掩盖在道貌岸然的躯壳之下,维持着脆弱且易碎的平衡。
但只要有外在突发因素的介入,就会轰然倒塌,显示出集体无意识的极度人性丑恶。最讽刺的是,这样的恶行却往往打着道德和正义的旗号。(近期我本人的经历印证了这一点,但庆幸的是最终问题解决、误会消除,并且让我看清了很多人真实的面目和品格)
正如英国诗人罗·勃朗宁所说:“爱情、希望、恐惧和信仰构成了人性,它们是人性的标志和特征。”
而这部动画中的村庄之所以让我们觉得比猛兽出没更加恐怖阴森,也是因为刻意抹杀了信仰,毁灭了希望,将恐惧和罪恶无限放大,而那仅存的爱就像绝境中的微光,最终带领两个人彻底逃离。(这里的爱不用仅从狭义上理解为男女爱情,可以引申为人性的大爱)
短片的结尾,种树人和黄衣女站在山坡上回望地狱一般的村庄,手牵手离开。但后续的情节我甚至不敢继续想象。
她们是逃离了这个狭窄的“围城”,但人性的阴暗面就像一张细密的网,纠缠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她们又能躲到哪里去呢?
我想导演一定很熟悉西方宗教信仰,因为设定最后的安慰和希望就是爱,炽烈无私,冲破一切阻隔的爱!
这部短片中的人性部分确实隐含的天主教的“七宗罪”,而家里信教的我从经文中得到的最深刻认知就是:“大爱”是人性中最美好,最接近神性的部分,也是黑暗中最可靠的救赎。
当这个村子的居民彼此之间有了爱和宽容,一切阴暗和恐惧都将烟消云散。引申到全世界范围,国家、种族、群体和个人之间,有了爱,很多战争和矛盾都将不复存在,也不会有那么多毫无来由和证据的莫名指责。
美国就不会在全球疫情期间各种抹黑甩锅加索要赔偿,也不会一门心思想着制裁伊朗,引渡华为长公主孟晚舟。
现代社会的运作方式更多遵循马基雅维利主义“不论谁想建立一个国家,并给它定法则,他就应该先假定人都是凶恶的。”
结语:
这部黑色讽刺佳作对我们普通人最大的指导意义就是:时刻警惕人类作为高级动物的本质。在群体中就是有人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嫉妒生风,这才是真实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状。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别把人想得太简单和光明。群众并不关心真相,罪人可能被追捧,善人可能被迫害。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要有足够的智慧保护自己,别让自己陷入极端的危险境地。
也不要因为环境的污浊混乱放弃内心的爱意,毕竟,这或许是尘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也是生而为人唯一的希望!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标签: village
相关文章
-
village(village people)详细阅读
village 英#39v#618l#618d#658 美#712v#618l#618d#658n 村民乡村,村庄群落 名词复数villages...
2022-12-05 171 villag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