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发布文章正文

德国市场(跨境电商德国市场)

实时发布 2022年11月11日 21:00 143 lcfhgj
咨询信托定融返点

德国宝马工厂员工正在组装汽车。

当前,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制造业产生显著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全球性的跨区域产业转移,如低成本、低附加值的制造业逐渐向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转移,另一方面具有跨国公司属性的制造业也呈现出向发达国家回流的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制造业必然面临转型升级的选择。如何从代理加工生产到自主研发设计以及如何从廉价低质到物美质高的过程,“德国制造”是其中典型代表。从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德国制造”也概莫能外。那么,“德国制造”是如何实现蝶变?在工业4.0时代又有何作为?

中小企业助力品牌蝶变

“德国制造”是世界工厂的制造者。诚然,“德国制造”在今天意味着质量和信誉,并被认为是高端制造的模范样本。事实上,即便如今日好评如潮的“德国制造”在一百多年前也由于技术落后和工艺粗糙使其产品饱受诟病,几乎就是廉价和劣质的代名词。

1887年,为了保护英国市场,英国修改《商标法》,要求所有在德国造的货品一律印刻“德国制造”的字样,以示与“英国制造”的区分。然而,到了19世纪末期,“德国制造”已从“便宜和劣质”蜕变为“更便宜与更好”,戏剧性的是“德国制造”俨然成为质量保证的象征。

事实上,“德国制造”的品牌形成很大程度上在于德国企业和制造工人的特性。一方面,德国企业注重质量而非数量,有口皆碑,为消费者所信任,并且代代相传。由于构成“德国制造”的多是家族企业,百年老店比比皆是,依靠良好的产品质量,使得企业品牌深得人心并且形成稳定的客户关系。

除此以外,德国制造业也受益于其双轨制职业教育。首先学生在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而同时作为学徒在企业里学习实际操作,校企双方共同负责培训,毕业后直接入职。另外,德国的企业往往是员工内部纵向流动,员工跳槽率极低,以企业为家,父子、子孙同事不在少数,重要的是德国的失业率也是欧盟国家中最低,纵然其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程度最高。

另一方面,“德国制造”的品牌构建中小企业居功至伟。事实上,“德国制造”的品牌构建纵然有声名显赫的宝马、西门子、博世等国家化巨头,然而德国经济的中流砥柱则是被统称为Mittelstand的中小企业,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产品占德国产品的70%至90%的市场份额,德国对外贸易顺差很大一部分由其所创造,这些隐形冠军创造了全部德国利税的50%,雇佣了全部职工的2/3以上,以及占国民经济总值的40%。

赫尔曼·西蒙在《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一书中指出,隐形冠军对研发的投入是一般工业企业的两倍多。平均每个员工的专利数量相当于大公司的5倍。也就是说他们每项专利成本相当于后者的1/5,技术和客户需求对驱动创新起着同等重要作用。

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经济和社会历史学院院长哈特穆尔·贝格霍夫教授看来,德国的Mittelstand具有六大特征:家族企业,专注及长期战略,情感纽带,代代相传,家长制及非正式性,独立性。

因此,那些被称为“隐形冠军”的中小企业之所以大获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聚焦细分市场,以及拥有开拓新市场的全球战略,尤其是在全球建立研发机构或生产基地以及开展国际化的营销和销售,这也直接成就了德国制造的国际化和专业化。

科技创新与德国制造变革

德国市场(跨境电商德国市场)

一般来看,不同于美国硅谷模式偏重于产品设计,德国工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持续的技术和工艺创新等方面,这也是其5大支柱产业(汽车和汽车配件工业、电子电气工业、机械设备制造工业、化学工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具有世界性竞争力的原因所在。

德国市场(跨境电商德国市场)

的确,德国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其大获其利,不但通过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促使国民经济加速增长,跃居欧洲四大经济体之首,并且使其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后迅速翻身。其间,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德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和产业孵化。

然而,机遇与挑战同在。即便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时代赢得诸多美名的德国制造业,也不可避免在新一轮的全球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的时代遭遇双重挤压,尤其是随着美国凭借信息通信技术优势推进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再工业化”,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中低端甚至部分高端领域开始抢夺德国市场,比如近年来中国在高铁技术、集成创新系统和制造业服务化等领域的瞩目成就。

也正因为如此,2013年4月,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模式转变,致力于建立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场借由物联网等媒介推动的声势颇为浩大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基于嵌入式系统和自动化工程的德国制造业凭借其不断的技术创新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开始了新一代的工业升级计划。

的确,一直以来成就“德国制造”的就是科研,在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主导下,政府鼓励高校、中小企业(不排除大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等相互协作,共同参与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并促进研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首先,发明创造是“德国制造”的驱动力。事实证明,发明创造和申请专利多的行业,往往也是德国国际竞争力最强的产业,如汽车制造、电气和电子技术、化学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等。比如,德国大众、奥迪、宝马、戴姆勒·奔驰、保时捷和欧宝等汽车制造商,每年申请的技术专利都是数以千计。

其次,技术创新也是推动“德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比如,德国的宝马公司和经营汽车零部件的博世集团的技术创新在全球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中占1/3;西门子是全球所有大公司中人均拥有专利数最高的公司,大约每百位员工拥有10项专利;另外,德国很多中小企业每年的研发经费往往占其营业额的10%~20%。

最后,“德国制造”标准化制度的建设。从1917年始德国标准化协会(DIN)的设立,到1920年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工程协会(VDE)认证体系的生效以及1949年德国机械制造标准委员会(NAM)成立,甚至于各类行业协会的成立,使得“德国制造”的品牌坚如磐石,不但对德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企业的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而且标准化制度使得其占据了市场规则的制定权,无往而不利。

标签: 德国市场

✆返点热线:
136-2194-8357(同微)

专注政信多年!
专业风控,多维度把控,精选优质项目!

发表评论

信托定融产品网 站长QQ:100483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