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发布文章正文

云南世博旅游集团(云南世博旅游集团招聘)

实时发布 2022年10月23日 22:54 136 lcfhgj
咨询信托定融返点

第三届棕地再生与生态修复国际会议

嘉宾公布

2021第三届棕地再生与生态修复国际会议将于9月24日(周五)、9月25日(周六)在北京清华大学线下举办,会议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棕地研究中心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承办,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CLD实验室、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生态修复研究中心协办。会议主题为“多维、协同、创新”(Multidimensional, Collaborative and Innovative),旨在为国内外棕地领域专家学者和广大对棕地修复与再生感兴趣的同仁们搭建交流平台。特别鸣谢《中国园林》、《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学》、《世界建筑》和《国际城市规划》等媒体对本次大会的支持。

会议着眼于 全球视野、理论前沿与 实践经验,将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先进的棕地治理与再开发进展,推进多学科理论思想与技术方法的碰撞探讨,切实地为摸索契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棕地再生途径提供借鉴与指导。

诚挚邀请您参加“2021第三届棕地再生与生态修复国际会议”!您将获得最前沿的棕地关注热点、最有价值的棕地研究和实践经验分享以及和各位专家领导面对面交流对话的机会。期待一场学术盛宴,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会议安排

会议时间:9月24-25日

会议地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泽生厅

具体安排:

9.24(周五)

13:30-17:30 青年论坛

9.25(周六)

08:30-12:00 大会开幕式

议题1:全球视野

13:30-19:00 议题2:理论前沿

议题3:实践经验

会议嘉宾

会议联合主席:

郑晓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院长助理, 景观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

尼尔·柯克伍德(Niall Kirkwood),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线上报告)

特邀主持人(按姓氏首字母拼音排序):

范天立 ,原清华国环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北京东方复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李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

宋飏,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演讲嘉宾(按姓氏首字母拼音排序):

白中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常江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

崔庆伟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

董璟琦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助理研究员

冯姗姗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建筑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韩武 ,河北省唐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厄尔·哈特利(Earl Hatley) ,Local Environmental Action Demanded(LEAD)前董事会主席(线上报告)

侯德义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

丽贝卡·吉姆(Rebecca Jim) ,Local Environmental Action Demanded(LEAD)执行董事(线上报告)

康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助理教授

尼尔·柯克伍德(Niall Kirkwood),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线上报告)

蒂尔曼·拉兹(Tilman Latz) ,LATZ+PARTNER事务所合伙人、设计总监(线上报告)

加利亚·利莫尔·萨吉夫(Galia Limor-Sagiv) ,以色列理工学院(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助教(线上报告)

沈同生 ,AECOM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

王向荣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王焱 ,Perkins & Will 帕金斯威尔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规划总监

张红振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

郑晓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景观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

周虹 ,美国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设计总监(线上报告)

朱育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系主任、教授

青年论坛嘉宾及发言人

通过邀请、报告征集及专家组评审,青年论坛将有11位发言人进行分享。在此,特别感谢各位投稿人的参与和支持,同时祝贺获选发言人,期待精彩的报告分享和新锐见解!

论坛还特别邀请5位点评嘉宾针对每位发言人的展示给予反馈,进行深入点评与讨论。青年论坛特邀嘉宾为 (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常江教授、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侯德义副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王向荣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郑晓笛副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育帆教授。

发言人(按姓氏首字母拼音排序):

付泉川 ,北京交通大学讲师

康紫瑶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师

李 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待入站)

李秀政 ,伦敦大学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线上报告)

钱丽源 ,西南交通大学讲师

王玉鑫 ,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魏 方 ,北京林业大学讲师

文 晨 ,华中科技大学讲师

向双斌 ,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程师

杨瑞莹,北京林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王 晴,北京林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Introduction

嘉/宾/简/介

云南世博旅游集团(云南世博旅游集团招聘)

会议联合主席

郑晓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副教授、景观学系副系主任,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棕地研究中心主任

担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于清华大学获工学博士与建筑学学士学位,于哈佛大学获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棕地及城市废弃地改造再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近年来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兼任《城市设计》编委,《中国园林》和《风景园林》特约编辑。主要教授风景园林理论、风景园林设计及景观技术等课程,获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国际)风景园林教育者联合会(CELA)主席奖等。

尼尔·柯克伍德(线上报告)

Niall Kirkwood

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与技术教授、

学术副院长、技术平台联合主任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杰出访问教授,

棕地研究中心联合主任

自1992年起任教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GSD),同时是英国的注册风景园林师、建筑师和美国注册风景园林师,并在多所著名高校任教。其研究领域为棕地再生、环境场地技术、城市更新、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等。其是国际风景园林领域的权威棕地再生专家,是美国棕地再生风景园林学研究的先驱,以突出成绩与卓越贡献,于2009年成为美国行业最权威组织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会员(Fellow),及英国邱园皇家花园协会荣誉会员(Honorary Fellow)。近10年出版的主要著作有:《Manufactured Sites: Rethinking the Post-Industrial Landscape》、《PHYTO:Principles and Resources for Site Remediation and Landscape Design》、《Korea Remade: Alternative Nature, DMZ and Hinterlands、Principles of Brownfield Regeneration》、《 Cleanup, Design and Reuse of Derelict Land》等;发表研究和教学论文数十篇。

特邀主持人

(按姓氏首字母拼音排序)

范天立

原清华国环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北京东方复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国内知名生态环境专家,北京市土壤修复专家库成员,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专家。在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等数家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研究生导师;曾担任中华环保联合会能源环境专委会会长、美国ERM环境资源管理集团中国区首席技术顾问。创建东方园林生态修复事业部与东方复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他是“绿色修复”的倡导者,是我国最早将生态景观元素应用于水体修复,矿山修复和工业污染场地修复的践行者之一;指导完成了数百个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农业项目,并开创性地提出了生态修复的“四位一体”模式,对大面积国土生态环境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生态修复研究中心主任

生态学理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学、生态修复与管理、生态资产与服务、生态规划与设计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生态资产的评估方法与管理机制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珠三角城市群生态景观重建与受损生态空间修复技术”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著作5部,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奖励4次;其研究成果为雄安新区等地方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咨询。同时,还担任国际生态系统服务伙伴(ESP)中国分会主席、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林学会城市森林分会副理事长,以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生态学报》与《环境保护科学》等期刊编委。

宋飏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

高级工程师,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地理学会研学工作组副组长

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城乡区域规划、环境健康地理、城市棕地和矿业城市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省级产业“十四五”规划等多项科学研究和地方咨询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土资源部等多项国家课题。出版《矿业城市空间:格局,过程,机理》等著作,在COMPLEXITY、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地理学报》和《地理科学》等刊物发表文章30余篇。研究成果曾荣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第五届长春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演讲嘉宾

(按姓氏首字母拼音排序)

白中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从事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教学科研工作36年,提出了“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与保护”“五元共轭论”。参与起草标准11项;主编/副主编教材8部、专著9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北京市教学名师、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同时兼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土地利用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土地学会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分会副主任、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保护修复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以及《生态学杂志》、《农业工程学报》和《中国土地科学》期刊编委等学术职务。

常江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所长

长期以来致力于矿区生态重建、采矿迹地再开发与再利用、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规划、城市更新和工业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80多项科研课题,其中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中德合作项目,1项中法合作项目,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0部,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多项。此外,还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型城市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

崔庆伟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持或参与“北京地区采石矿场的景观形态特征调查研究”、“基于生物多样性保育的北京废弃灰岩矿山野生动植物调查与生境营建方法研究”及“ 北京市浅山区保护规划-生态保护地体系研究”等课题。出版专著《废弃采石矿山:形态、审美与修复再生》(2020年),在《中国园林》、《风景园林》和《中国城市林业》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曾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三等奖”、2016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优秀项目“一等奖”、 《中国园林》2017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等荣誉。

董璟琦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助理研究员、博士

主要从事污染场地调查评估、区域环境风险评估、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等研究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污染场地风险管控机制与经济政策技术体系研究》、《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体系与方法》、863 项目子课题《污染土壤及场地风险管理可持续政策保障体系研究》;承担国内20余个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与治理修复、区域环境调查和风险防控、修复规划等项目。

冯姗姗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建筑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2012年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交流访学,2016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棕地更新、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矿区生态重建等。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城市双修”视角下城市棕地的绿地转型潜力、机制及规划技术研究)、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基于废弃地更新的GI韧性提升路径及协同规划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德合作项目等多项纵向课题,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矿区生态重建等方向,开展及参与横向项目多项;出版著作1部,发表科研论文近30篇;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四)、徐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

韩武

河北省唐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于清华大学获公共管理硕士,自2008年起至今从事规划工作十余年,现分管城市设计管理、法规、科技外事和规划展馆。负责组织编制总体城市设计、重点区域及重点地块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负责城市用地规划管理,提出城市用地范围内建设项目选址意见,提出出让地块规划条件,核发选址意见书;负责有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起草工作,负责有关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清理工作,负责组织行政许可的听证,负责协调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成功组织了2019世界城市日“城市转型,创新发展”主题展览活动,负责组织2021河北第四届唐山国际城市设计规划大赛。

厄尔·哈特利(线上报告)

Earl Hatley

Local Environmental Action Demanded(LEAD)联合创始人、前董事会主席

曾任夸保部落的环境项目主任;自2013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保护格兰德湖和上游格兰德河流域,并担任美国原住民部落、阿拉斯加土著村庄以及全国各地土著草根团体的顾问。其工作内容包括帮助部落政府发展环境项目和水与大气质量监测项目,编写质量控制工具,撰写基金,开展基于文化的风险评估活动,以及对受破坏与被污染土地及景观进行危险废物调查。

侯德义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学士)、美国斯坦福大学(硕士)和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在环境领域有17年的研究和从业经验,具备注册环境工程师(PE-Environ)、注册土木工程师(PE-Civil)、注册绿色能源建筑师(LEED AP)等资质,是英国土壤学会、美国加州注册工程师协会、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美国可持续修复协会、ASTM国际标准组织和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的会员。在Nature、Science和Nature Climate Change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主持科技部、生态环境部、自然基金委等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和牵头编写多个国际和国内的技术指南与技术标准。现担任SCI期刊Soil Use and Management主编,以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副主编,曾担任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副主编。

丽贝卡·吉姆(线上报告)

Rebecca Jim

Local Environmental Action Demanded(LEAD)联合创始人、现任执行董事

作为一名环保主义者,在过去的30年中,她一直与部落领袖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一起工作,以提高俄克拉荷马州Tar Creek超级基金场地区域居民的生活质量。在俄克拉荷马州迈阿密公立学校担任印第安人顾问时,其首次成为环保主义者与倡导者。LEAD是一个由包括各个年龄段的社区成员组成的组织,他们既是土地、河流、Tar Creek区域居民的环境倡导者,同时也为社区(尤其是青少年们)募集资源。

康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助理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绿色疗法与康养景观研究中心副主任

蒂尔曼·拉兹(线上报告)

Tilman Latz

LATZ+PARTNER事务所合伙人,设计总监,

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城市规划师

自2001年开始与Anneliese和Peter Latz一起运营LATZ+PARTNER事务所,并于2016年开始与妻子Iris Dupper共同经营该事务所。其为德国景观设计师协会(Bund Deutscher Landschaftsarchiteckten)和德国拜仁州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 Bayern)会员;是德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董事会成员,也是拜仁州建筑师协会(the Bavarian Chamber of Architects)国际项目组成员。其曾在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和卡塞尔大学学习景观设计,并于1993年毕业;在伦敦建筑协会和卡塞尔大学学习建筑设计,并于1997年获得建筑学学位。其于1997-2001年在Jourda Architectes Paris事务所工作并担任项目经理,于2001-2003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客座讲师,于2012-2014年在卡塞尔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加利亚·利莫尔·萨吉夫(线上报告)

Galia Limor-Sagiv

以色列理工学院 助教

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获哲学与通识研究本科学历、历史学硕士学历,于特拉维夫大学获环境研究硕士学历。主要工作经历包括在以色列自然保护协会开展社区公众参与的协调,在“环球”金融报与国土报担任编辑与记者等职务。近年来专注于以色列希瑞亚垃圾填埋场和沙龙公园的历史与社会学等研究。

沈同生

AECOM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

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景观规划硕士学位、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的水利及海洋工程学士学位。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在生态治理、环境提升,以及大尺度的土地修复再利用、河川改造整治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凭借多学科背景、卓越的设计实力以及出色的管理能力,带领AECOM设计团队落地完成了诸多优秀设计作品,荣获多项国际赞誉和奖项。通过AECOM 2012年伦敦奥运会棕地再生案例经验,带领多专业整合团队,以环境修复、社区更新为锚点,打造出更多的城市开放空间,与周边土地相连接,激活片区活力,提升片区整体价值,打造出新的城市形象。除了国际案例,在中国的成功实践项目包括深圳大沙河环境整治提升、深圳截流河片区生态提升、新疆昌吉两河流域生态廊道发展战略、新疆昌吉市头屯河沿岸综合整治等。

王向荣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中国园林》主编,多义景观主持设计师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中国园林》主编,多义景观主持设计师。1983年获同济大学建筑系学士学位,1986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1995年获德国卡塞尔大学城市与景观规划系博士学位。出版《景观笔记》、《文化的自然》等著作6 部,编著及译著13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设计作品4次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3次获得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设计或规划类荣誉奖,2次获得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LI)入围奖,10次获得英国景观行业协会国家景观奖(BALI),14次获得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IFLA APR)规划设计杰出或优秀奖。任中国科协聘任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第三、四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住建部科技委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王焱

Perkins & Will 帕金斯威尔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及规划总监

于宾夕法尼亚大学GSFA获城市规划硕士,于清华大学获建筑学学士。曾是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城市专栏撰稿人,现聘为辽阳市规划顾问、弓长岭矿区发展顾问。参与华盛顿国会山街区再规划、费城特拉华滨水区开发提案等项目,并赢得了全美规划协会、景观协会多个奖项;主持了北京、厦门、成都等多种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以及大连甘井子石灰矿修复、复州湾矿山修复、辽阳市弓长岭生态规划、鞍钢与鞍山战略规划。其设计作品曾被《费城观察家报》、《奥马哈先驱报》等媒体刊登。翻译著作《新都市主义宪章》,目前,正在与建工出版社合作,出版城市历史研究《生命力·现代城市》一书。

张红振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博士

从事污染地块绿色可持续修复、污染地块风险与损害评估、区域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的研究与技术支持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然科学青年基金、863计划、水专项等十余项。提出了我国绿色可持续修复发展战略和框架体系建议,建立了一套可行的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技术体系与模型,探索了地块自然资源损害与GSR耦合评估原理与技术方法,推动绿色修复技术装备和工程案例在国内的实践应用。参与我国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制度与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构建了小流域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通量模型和监控预警技术;开展了污染地块绿色可持续修复工程实践;参与污染地块环境损害鉴定管理文件和技术导则编制;构建了流域水土一体化重金属污染风险防控体系并推广应用。

周虹(线上报告)

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设计总监、

美国注册风景园林师、LEED AP

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获建筑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并获得麦克哈格毕业大奖。其在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领域有着近20年的从业经验,曾在美国和中国主持多项大规模的复杂城市项目,如迈阿密骑士广场设计,及与SOM和AAI建筑事务所合作的纽约曼哈顿西开发项目等。目前主要负责公司的中国市场,实践项目包括深圳中心公园、上海桃浦中央公园、上海西岸核心区景观设计(包括1公里长的后工业水岸设计)等。

朱育帆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景观学系副系主任

于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系获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学士学位、工学博士学位;同时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意大利罗马大学建筑学院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 SPURS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中外园林史、设计教学与研究方法等。近年来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任《中国园林》《风景园林》等杂志编委,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园林史部分主编、《中国风景园林史-北方风景园林史专卷》主编。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内奖项;获国际风景园林师联盟、美国景观师协会、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英国景观行会等颁发的二十余项国际设计奖项;2018年获首届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西尔维亚·克罗女爵国际杰出贡献大奖。

青年论坛发言人简介

(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付泉川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棕地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康紫瑶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城市规划研究院助理景观设计师

澳大利亚AILA景观建筑师协会认证景观设计师。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应届毕业生,获景观建筑硕士学位,获河北农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曾获得河北农业大学校级优秀毕业设计奖,两次获得河北省建设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研究方向为 后工业区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后工业城市产业转型、纪念性景观设计。参与贵州省赤水市赤水造船厂遗址景观更新(在建)、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矿产废弃地产业转型分析与概念设计等项目。

李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待入站)

重庆大学工学学士、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硕士、清华大学工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后工业景观及其审美。参与“首钢北区开放空间景观概念规划设计”、“石景山、群明湖永定河沿线景观设计 ”、“九寨沟沟口灾后景观提升及林卡概念设计”、“上海后世博公园双子山景观概念规划设计”等设计研究项目。发表研究成果收录于《中国园林》、《风景园林》等期刊。

李秀政(线上报告)

伦敦大学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哈佛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食物系统及空间,建筑人类学以及社区日常生活实践的空间生产。设计研究曾获2017年UIA首尔设计竞赛一等奖,2020年WLA竞赛学生组设计类一等奖。

钱丽源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讲师、硕导

2012—2017年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以及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农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于2015年获得SANTANDER国家银行伊比利亚半岛青年学者奖。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山生态系统演化、灾害监控、国家公园管控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川藏铁路(川西段)沿线自然保护区过渡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全球生态恢复协会(SER)会员、自然保护联盟-全球山地保护地分部(IUCN-WCPA Mountain Protected Areas)会员。

王玉鑫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

导师:郑晓笛 副教授

魏方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

主要教授课程包括园林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空间构成Ⅲ、计算机设计表达、风景园林的社会学原理。主要研究方向为后工业景观、景观感知、城市景观更新。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校外开放课题等7项基金项目。获批教育部“人因与工效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文晨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1988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2012年获四川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14年获北京大学地理学(景观设计学)理学硕士,2019年获德国汉诺威大学(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景观规划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生态规划设计,数字景观,景观公平性。担任期刊《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Ambio审稿人。承担课程包括“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风景区规划”、 “数字景观”、“智慧旅游与游憩规划”。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的研究收录于 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Forests、Urban Science、《风景园林》等期刊。

向双斌

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程师

2014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农学学士学位,2020年获清华大学风景园林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棕地再生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参与“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经济政策示范应用研究”、“资源衰退型矿业城市棕地群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及其与绿地系统建设关系研究”等课题。发表研究成果收录于《中国园林》等期刊。主持参与“六里屯垃圾填埋场10~20m堆体边坡封场工程”、“北神树垃圾卫生填埋场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北京环球项目周边景观提升改造项目”、“丰台火车站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等市政公建类项目。参与编制《自行车专用路设计标准》、《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设计标准》等规范。

杨瑞莹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导师:刘志成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河流生态修复。曾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永定河河流廊道景观单元优化配置研究,青藏高原城镇化进程与绿色发展科学考察。参与设计研究曾获2019年CHSLA大学生设计竞赛研究生组二等奖,2019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设计竞赛一等奖等。

王晴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导师:郭巍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乡土景观、陵寝景观。于2021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及分会上发表论文两篇。曾获2019年Chsla大学生设计竞赛研究生组二等奖,2021年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大学生设计竞赛研究生组一等奖,2021年第四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设计竞赛一等奖等。

会议注册及缴费

2021年9月5日23:59前,会议注册费 600元/人; 2021年9月6日00:00至9月20日23:59报名截止,会议注册费 800元/人。交通费及食宿费请参会代表自理。

注意事项:

(1)缴费时请务必备注:姓名、电话、工作单位,如“张三、186XXXXXXXX、清华大学”。

云南世博旅游集团(云南世博旅游集团招聘)

(2)缴费后请在开具发票界面中填好发票信息、接收发票的电话和邮箱。

(3)请务必将缴费信息截图留存,并发送至会务组邮箱brownfield@tsinghua.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棕地大会注册+姓名+电话”,经审核提交信息无误,会务组将在48小时内邮件通知您报名成功,请注意查收邮件。

(4)本次会议注册费发票全部使用电子发票,不使用纸质发票。电子发票将在会议结束后7日内发送至缴费时预留的邮箱。

(5)下方支付二维码支持微信及支付宝扫码支付。

(6)请认准“清华大学资金结算服务平台”支付渠道,本次会议注册费不会转账给私人账户,请核实支付二维码,谨防被骗。

由于疫情等不可控因素,会议安排将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 必要情况下会取消线下会议,转为线上会议,并 全额退还已缴纳的注册费。更多信息将通过“ THU棕地中心”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微信公众号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brownfield@tsinghua.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2021第三届棕地再生与生态修复国际会议会务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棕地研究中心

2021.9.5

END

撰稿 | 棕地大会组委会

编辑 | 刘洁琛

审核 | 郑晓笛

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brownfield@tsinghua.edu.cn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你喜欢本期推送,

请点“赞”和点亮“在看”,分享给更多朋友吧!

标签: 云南世博旅游集团

✆返点热线:
136-2194-8357(同微)

专注政信多年!
专业风控,多维度把控,精选优质项目!

发表评论

信托定融产品网 站长QQ:100483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