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7900平方米等于多少公顷)
抗美援朝,是一场典型的以弱胜强之战。志愿军完全没有制空权,武器装备落后,火力严重不足,通信运输靠人,物资奇缺。但是,志愿军却以弱胜强,打赢了这场战争。要知道这是一场持续近三年、伤亡300余万人的大规模局部战争,对手除了原子弹没用,当时能用的武器和手段都用上了。志愿军是怎么做到的?
他们想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仅就志愿军解决武器装备落后,火力严重不足,够不着对手的方法发表一点个人见解。
两军厮杀,受先是自已的武器能够接触到对方。否则,不但谈不上杀敌,只能被杀。武器从长矛一路发展成弓箭、火枪、大炮、飞机、导弹,不断地在延伸着打击的距离,诠释着“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的真理。
当时志愿军与美军的武器装备相差有多远?
美军一个师装备70毫米口径以上大炮330余门,各型火炮相加达到790余门。志愿军一个师仅有山炮12门,一个军才只有70毫米以上口径大炮190余门,各型火炮相加也才540余门。还不如美军一个师的火炮。
美军一个师的坦克是140余辆,比志愿军在整个朝鲜战争中投入的坦克还多40辆。同时,美军一个师还装备装甲车35辆,志愿军是0。
志愿军有的部队90%的战士仍在用三八式步枪。在攻击敌人连级阵地时有一至三挺机枪,绝不会超过三挺。
空军,志愿军一直到1951年4月才只有两个师124架做好了战斗准备;而同期美国空军仅第5航空队就有各型飞机1070余架。
海军,1950年12月的兴南大撤退,美国海军动用舰艇245艘。到1951年5月,用于作战的舰艇有115艘,其中航空母舰和护航航空母舰就有7艘。志愿军没有。
从此,中国患上了不可救药的“火力缺乏恐怖症”顽疾。
然而,仗还得打,首先要接敌。
开始,志愿军采用昼伏夜出避开敌机侦察轰炸,再配合我军惯用的大机动大埋伏大穿插大迂回大包围最后达成大歼灭的一贯手法,出其不意的近距离接敌,打得联合国军望风而逃。虽然因火力严重不足没有达到大歼灭的目的,却将战线从鸭绿江边推到了37度线。
问题是,美国人也很聪明。否则,美国也不会建国才两百年就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军事和经济强国。美军很快发现了志愿军“星期攻势”的规律,制定出了“磁性战术”以克制。
“磁性战术”充分利用了志愿军的所有短项,发挥了美军全部的优势,特别是充分发挥了美军的火力和机械化优势。
防守时,与自愿军拉开距离,不计弹药量,持续不断地用“火海战术”猛烈打击志愿军进攻的矛头,志愿军却因武器差距打不到自己,以此“毫发无伤”地重创志愿军。
撤退时,撤退距离恰好等于志愿军一个晚上行军的距离,当志愿军追击上来又是白天了,不但避开了志愿军夜战的长项,还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火力和空中优势,迫使火力严重不足的志愿军在白天作战,以短击长,付出惨重代价;
进攻时,抓住志愿军一个星期的弹药粮草耗尽之时,大胆穿插,分割围歼。在第5次战役转移阶段,美军曾一日内分兵13路突入中朝方面纵深达80-100公里,造成中方整个战线的动摇,并俘虏了1.7万名志愿军士兵,占了志愿军整个抗美援朝期间被俘人数的80%。
如此一来,志愿军攻击时打不着敌人,撤退时甩不掉对手,始终被对手粘着打、贴着打、撵着打、追着打,最后被迫与对手进行自己最不愿意进行的阵地战和消耗战,而且还被对手死死地钉在战线上无法机动。
志愿军再也无法通过长驱直入和大踏步后退调动对手制造战机了。
无法机动,怎样接敌?怎样缩短攻击距离?怎样出其不意?
志愿军采取了“潜伏接敌”的战术。
潜伏战术,一般是头天夜晚派部队进入敌阵地前沿潜伏,第二天整个白天都要在敌人眼皮子底下隐蔽,到第二天夜幕降临后开始发起进攻,迅速接敌,掩护后续部队冲锋。
潜伏战术为什么非得经过一整个白天的隐蔽,为什么不能当夜潜伏,当夜进攻?
因为志愿军只能趁黑夜才有机会潜伏进敌前沿阵地,而完成潜伏任务后,离天亮的时间已经不太长了。为了尽量延长在夜晚作战的时间,只能经过次日整个白天的隐蔽,等到第二天夜幕降临时才发起攻击。
显然这是一种难度和风险都极大的战术,只要一人暴露,不但潜伏部队伤亡殆尽,整个战斗意图也无法达成。然而,这种战术志愿军却屡试不爽。最夸张的一次,是将3500多人员和上百门火炮潜伏到敌阵地前沿,人员最近距敌不到60米远,整个潜伏部队都处在对方的射程和火网之内,敌人在60度到70度的山坡上从上往下扔手榴弹,就可以扔到潜伏区内。而火炮也仅距敌几公里。这次的潜伏接敌攻坚,取得了志愿军防御作战以来的最大战绩。战斗打响后,历经1小时攻坚和4昼夜坚守,将一万余名守敌消灭了8成。
潜伏接敌,近距离攻击,以弥补武器火力差距,这方法妙不妙?当然妙。然而,这样的战术并不是谁都可以使用的。
潜伏战术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怎样秘密进入潜伏阵地?进入过后的吃喝拉撒、咳嗽抽烟等一系列问题怎样解决?而且距离敌人近了,你能打到对方,对方也能打到你。最要命的是对手经常会对可能的潜伏地点进行火力侦察,伤亡是避免不了,而且根本无法救援。受伤战士必须一动不动地坚持下去,不能暴露目标,只要一人暴露,整个潜伏部队都将伤亡。大家熟知的邱少云,就是在潜伏中被对方打来的侦察燃烧弹引起的大火活活烧死的。然而邱少云却能做到一声不吭,一动不动,最后壮烈牺牲。
志愿军的潜伏战术能够普遍采用,仅靠少数邱少云式的战士是不够的,因为每一个潜伏的战士都可能受伤,而受伤后他们都必须要做到一声不吭,一动不动。战士们普遍的这种素质,是潜伏成功的必要保证。所以,忍常人之所不能忍,至死也不暴露目标,是志愿军每一个潜伏战士都能达到的基本素质。所述志愿军3500人的大潜伏当中,因对方火力侦察而受伤,最后血尽而亡的人就有30多个。有的肠子被炸出来,偷偷的塞进去,一声不吭,一动不动地咬牙坚持着,直至牺牲。志愿军打了多少次潜伏攻坚战?这样的英雄到底有多少?只能说数也数不清。至于与敌同归于尽,用胸膛堵枪眼的事,所谓从容就义难,慷慨献身易,就更容易做到了。
志愿军战士为什么能够普遍的做到这些?中华的文明基础和我们的军事文化导致的志愿军战士的全局思维观念和辩证思维习惯,是其重要的原因。
全局性和辩证性是华夏文明的特色。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没有整体就没有个体。从性格上表现出来是从众,缺乏独立人格。从生活上表现出来是喜欢热闹,喜欢打堆,喜欢一哄而上。连中国人写地址,都是从大写大小,从某国某省某地方最后才是具体的门牌号码。而“锅里有了碗里才有”、“大河涨水小河满”等俗语则深刻地揭示出中国人的整体性思维定势。
既然整体是第一位的,那么个体的存在必须以整体的存在为前提,保全整体就成为了每一个个体必尽的义务。所以,为了整体勇于牺牲就成为志愿军战士的自觉行为。这表现在潜伏当中,那就是在无论什么情况之下都不能暴露目标。
牺牲自己,保证潜伏的成功,是每一个参与潜伏的战士的责任和义务。
但人都是肉长的,那些在潜伏中受伤的志愿军战士是怎样忍受住煎熬的?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的。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很多人打死也不会相信志愿军战士能够普遍地做到这一点。在这儿,有必要作一点说明。
炮火连天的战场、激烈的战斗及其带来的伤痛和死亡,会在在以整体为重的文明基础下、在我们的军事文化背景中、在保家卫国的决心和英雄主义的信仰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志愿军战士特有的“愉悦回路”。残酷的战斗、伤残流血和死亡的恐惧在勇敢顽强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等大无畏精神的笼罩下,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使战士在痛楚和死亡当中升腾起崇高与自豪,获得精神与灵魂的升化。
两军相争,当然离不开天才的统帅,但战火中的官兵们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勇于献身才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对于弱势的一方而言,更是如此。
所以,以弱胜强,不仅仅是方法。大家都很聪明,方法都会想到,但要付诸实施,却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比如梅花鹿经常被狮子猎杀,梅花鹿想到了趁狮子们睡觉的时候,捆住狮子手脚的办法,可是谁去执行这个方法?又如群居的野牛,虽然力大无穷,但遇到攻击,却奔逃得气势磅礴;而毒蛇猛兽若敢挡行军蚁的道,只会被啃得剩下一堆白骨。人的种族和文明差异虽不如动物哪么大,但肯定是导致竞争胜负的重要因素。现实中没有神话,志愿军能够以弱胜强,除了方法,更重的是文明基础,文化背景和智力因素。
标签: 790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