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作会议(第六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编辑|洛佳莹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周末顺利闭幕,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可以说是金融领域的政策“风向标”。针对目前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这次金融工作会议定下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指出:要“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
那么,怎样理解这次会议传递出怎样的金融发展新动向?未来五年,我国的金融政策重点在哪里?又将如何影响国民经济?《天下财经》节目带来系列解读,今天关注的话题是:金融将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体系“脱实向虚”,回归本源迫在眉睫
本次会议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过去几年,金融体系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的“脱实向虚”,央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原意是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是,流动性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反而是在虚拟经济中空转,推动资产价格一路飙升,市场上甚至一度出现资产荒。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国刚分析:
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不能在自己圈子里面自我循环自我服务,制造金融泡沫。但是2008年后的一段时间,中国的现实过程中,我们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不仅没有降低,还在增加,那么金融在运作过程中脱实向虚的这样一种的倾向在逐渐的蔓延着,这不是金融改革的目标,也不是应该有的金融发展的路径。
从本次会议提出的三项任务的顺序来看,服务实体经济就被放在了第一位。为什么会如此?王国刚说:
“金融从哪儿来的,金融从实体经济部门中长出来的,那么国民财富谁创造的呢?实体经济部门创造的,价值谁创造的呢?实体经济部门创造的。金融只不过是从那地方分离一部分,或者叫让度一部分的利益给了金融部门。你把根给丢了,你不就飘了吗?那当然风险就大了。”
因此,会议指出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做好金融工作,要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回归初心?会议指出,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倾斜,要找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什么是重点领域?什么是薄弱环节呢?分析认为,重点领域,主要指的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领域,比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保障房及安居工程、环保治理、重大民生支持工程等。而谈及薄弱环节,不少分析都直指中小企业的融资贵融资难,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辜胜阻有这样的调研结论:
我们调研发现只有10%左右的民营的小微企业,能够从正规的金融体系获得贷款,这个贷款我们的调查它的融资成本在10%以上,还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小微企业只能靠民间借贷靠小额贷款,这个成本大概在20%以上,如果是应急式的贷款,成本就高达30%到40%,所以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的融资成本是下降的,但我们的成本居高不下,现在我们的融资成本总体上对大企业来讲也是国外的两到三倍,所以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确实是个现实的问题。
上规模、拼数量的老路行不通,要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那么,又该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呢?分析认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上规模、拼数量的外延式扩张老路已走到尽头,金融业要树立质量优先、效率至上的理念,转向内涵式发展,要下决心优化融资结构体系。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建议,可以通过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丰富直接融资工具,打通直接融资渠道,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的融资解决方案。
金融和实体经济从来都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实体经济根深蒂固,金融才能枝繁叶茂;所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也是防控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本次金融工作会议,确定未来五年的第二个任务就是“防控金融风险”,那么,化解金融风险,还要抓住哪些关键环节?明天,《天下财经》将继续带来解读。
央广天下财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
财经资讯权威发布 经济政策深度解读
中国最具影响力专业财经广播
覆盖全国亿万忠实听众
标签: 金融工作会议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