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推产品文章正文

呈请(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

热推产品 2022年11月13日 08:22 135 lcfhgj
咨询信托定融返点

因为凝聚的忠义神勇形象,中国人从古至今对关羽,都奉为神明大加推崇。在东山岛,老百姓对关羽的崇敬之情更无以复加,全岛二十多万人口,无一关氏人士,可几十个姓氏齐称关老爷为“帝祖”,说自己为关帝后嗣的裔孙,这在全国绝无仅有。

这是什么原因呢?获得漳州首届珍贵档案评选提名奖的东山关帝庙《公立关永茂碑记》,就记载着这一崇拜热现象的始末。

呈请(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

《公立关永茂碑记》立于东山岛关帝庙左廊,为康熙五十年所立。今年8月,关公第68代嫡孙关新刚依据《碑记》的记载,深入调查研究,撰写了《福建》一文。

呈请(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

文中写道,明代铜山人(即现在的东山县铜陵镇)世代袭封军籍。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清军攻入铜山,强力推行“迁界”政策,铜山百姓被杀一万余人,所余三万余人被迫迁往漳州、潮州两地,全岛遂成废墟。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清政府宣布“复界”后,铜山百姓陆续回迁后,可也照样遭到蔑视。原因在于,明末,东山是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大陆沿海坚持反清复明的重要据点。尽管台湾郑氏归顺清廷,后者还是将铜山百姓看作“奸逆”,迟迟不予注册入籍,等同于“黑户”,任凭地方恶吏和无良官兵横征暴敛,欺压凌辱。当时遭受苦难的铜山人,为此常到关帝庙焚香祷告,祈求关公为民请命,伸张正义。

文中写道,传说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关公闻得东山百姓难于入籍,遭受欺凌,于是显身策马渡海来到漳浦县衙慷慨辩诉,申明义理,促使知县陈汝咸允诺不日将表奏朝廷重开审议。同时,关公又托梦敦促岛上各大姓族长到关帝庙会拟申籍文书,商议申办入籍事宜。悟得关公托梦恩允之缘故,全城百姓无不感恩戴德,稽首立誓做关公裔孙,共以关氏为宗,立“关永茂”为总户主,将各个姓氏囊括其中,重新呈请入籍。关永茂即为关公后裔世代延续的意思。后清政府批准铜山百姓正式成为“有籍之人”,减免各种税赋徭役,结束长达三十余年“无宗无籍”的苦难日子。从入籍那天起,铜山百姓家家户户大厅中堂悬挂关公像,设立家祭坛,每日晨昏焚香礼拜,敬奉家中保护之神。此后,凡子孙成人自立门户,或乔迁新居,或结婚喜庆,必由长辈舅父(或内弟)赠送关公圣像并关公颂联一套,以秉承敬帝祀祖之家风,庇护子孙后代平安吉祥,家业兴旺。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关公磨刀日)、六月廿四(关公诞辰日),举行隆重的祭典仪式。

该历史事件在《漳浦县志》确有所记载:“丁粮版籍,岁久混淆,百弊丛生,百姓不堪其苦。陈汝咸针对现状采取编粮均户,使人丁归籍,令百姓自报丁口田产……”已故的漳州文史学者林盛发研究认为,当时诏安在处理相同的问题上,曾发生过“有军籍而无宗者,共遵关圣帝君为祖,请置名曰关世贤,纳粮输丁,大称其便”的事件。受此启发,东山二十余姓经过公议,决定模仿诏安做法,“亦表其户名关永茂,众咸谓可。遂向邑侯汪公呈请立户,蒙批准关永茂顶补十七都六图九甲,输纳丁粮”。 但是在编审之后,发现他户串通书吏,转嫁赋税负担,关永茂户内各姓认为:“夫事方三载即如此互异,又安能保其后来不无桀黠辈从中滋弊,蚕我子孙乎。”

于是,户内各家齐聚关帝庙,通过协商,“当神拈阄,分为七房,小事则归房料,大事则会众均匀。叔伯甥舅,彼此手足,并无里甲之别,终绝大小之分,不得以贵欺贱,不得以强凌弱……此方为无偏无党,至公至慎,爰立石以垂不朽。”也就是说,东山关帝庙《公立关永茂碑记》,记载的是清初朝廷不把铜山人(东山县铜陵镇)纳入户籍,而铜山人统一认关帝为祖,以虚拟的“关永茂”为户主入籍,获准后聚众于庙内订公约,立碑石。

编辑 | 田仔 信息 | 闽南日报 图 | 漳州新闻网

记者 | 罗培新 通讯员 | 苏春红、林长华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呈请

✆返点热线:
136-2194-8357(同微)

专注政信多年!
专业风控,多维度把控,精选优质项目!

发表评论

信托定融产品网 站长QQ:1004834228